為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
——200余名困難家庭學子圓夢背后的政協力量
汪瀅 本報記者 龔俊慧 見習記者 周夢沁
仲秋的早晨,陽光透過窗戶,斜斜灑進了教室。
9月20日,江西鳳凰高級技工學校2022級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“特色班”一班的學生徐向東端坐在課桌前,正全神貫注地聽著老師講解“萬用表”的使用方法。而就在一個月前,這個來自廣信區楓嶺頭鎮泉塘村剛初中畢業年僅16歲的孩子,已經收拾好行囊,準備到城里一邊學習自己喜歡的汽車修理技術,一邊掙錢補貼些家用照顧唯一的親人奶奶。
“能夠毫無負擔地坐在教室里,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,畢業之后還能獲得大專學歷和高級技工證,也不用為就業發愁,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‘好事’會發生在我身上!”對于眼下的一切,徐向東表示很滿足。
殊不知,在這所學校,還有200名困難家庭初中畢業生像徐向東一樣,將在“特色班”里接受四年費用全免的幫扶助學以及定向的就業培養。
究竟是什么力量,可以讓這些孩子圓了職校夢?
時間回溯到今年6月,又是一年畢業季。一方面,依據江西省推進高中階段學??荚囌猩贫雀母飳嵤┮庖?,將有部分初中畢業生分流到中職學校學習;另一方面,我市主導產業“兩光一車”需要的技能人才尚有大量缺口,企業反映招工難、用工難。
企業有所需,政府有所為;政府做什么,政協就幫什么。市政協決定將開展“培養技能人才、助力鄉村振興、政協委員企業助推上饒經濟高質量發展”專項行動,列為今年“喜迎二十大,委員在行動”系列活動中的一項“自選動作”,協調聯合市直有關單位、地方技校合作舉辦助學“特色班”,為上饒工業主導產業免費定向培養一批高級技能人才。
“政協就是要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彰顯擔當、貢獻力量。資助貧困學子就讀職校,是為我市主導產業發展培養一批‘藍領’的捷徑,也是市政協助力鄉村振興,為群眾辦實事的具體舉措。”市政協相關負責人如是說。
為了將好事辦好、實事辦實,市政協多次召開主席會議,研究部署落實專項行動方案。由市政協辦公室牽頭,聯合市鄉村振興局、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、市財政局、市教育局,第一時間印發《開展“培養技能人才、助力鄉村振興、政協委員企業助推上饒經濟高質量發展”專項行動實施方案》,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措施;并組建“特色班”專項行動工作專班,分別派出專人負責對接跟進落實后續工作。今年中考錄取結果一公布,市政協立即與市教育局、市鄉村振興局溝通,認真摸排、了解情況后,確定招收農村脫貧戶及脫貧不穩定戶、邊緣易致貧戶、突發嚴重困難戶等生活困難家庭子女為“特色班”學員。
助學對象確定了,助學金從哪來?“雖然我們已幫這些學生爭取到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、國家雨露計劃等幫扶政策,但要進行四年免費定向培養,確實還有不小的資金缺口。”市政協有關負責人坦言。
不足部分誰來“補”?市政協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,利用政協聯系廣、人才多、資源豐的優勢,特別是經濟界企業家多的優勢,與上饒市政協常委、上饒市饒商聯合總會會長陳新溝通協商,一起謀劃,發動委員企業力量籌集助學金。“捐資助學是企業家回饋社會的重要渠道,也是政協委員為民履職的社會責任。目前,饒商總會已籌集捐助資金400萬元,用以全額兜底保障‘特色班’學員培養經費缺口,企業將與受資助學生簽訂畢業后在上饒至少工作三年的協議,保障就業。”陳新表示,下一步還會呼吁更多的委員企業家加入這個義舉,一起努力為上饒培養更多能服務本地產業發展的職業技術人才。
如何能讓“特色班”學生真正學有所成,學有所用?“在專業設置上,上饒的經濟增長點在哪里,我們就把這些學生往相關專業上輸送。”市政協有關負責人介紹,經過多次專題協商討論,市政協將免費定向“特色班”放在江西鳳凰高級技工學校,以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、電子技術應用兩個專業,面向全市開始招生。
在招生的“戰場”上,我市政協人又沖鋒在“第一線”。市政協發動各縣(市、區)政協力量,在全市范圍內對“特色班”政策進行宣講;各縣(市、區)政協主席親自掛帥督辦,副主席到掛點聯系鄉鎮與鎮村干部走村入戶摸實情,確保學生“招得準”“招得來”;還有許許多多個政協委員,他們或化身政策宣講員、或擔當思想引導員,進村入戶,走街串巷,全面提高“特色班”政策知曉率,促進好政策直達快享。
9月8日,“特色班”正式開班。來自全市各地的201名困難家庭子女紛紛走進教室,開啟求學之旅、圓夢之旅。